每个人理解的知识管理是不同的,它与所在机构的业务、知识特点等紧密相连。如何为一家专业化律师事务所进行律所管理,知识管理的定位、功能与价值是什么,如何突破事务所知识管理难题
律所管理是近年来法院、律师事务所等知识密集型机构兴起的一种管理文化,本文就以自己在事务所进行的知识管理工作为视角,谈谈专业化律师事务所的知识管理。
【什么是知识管理】
在百度百科输入“知识管理”,得到知识管理的定义为,在组织中建构一个量化与质化的知识系统,让组织中的资讯与知识,透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创新等过程,不断的回馈到知识系统内,形成永不间断的累积个人与组织的知识成为组织智慧的循环,在企业组织中成为管理与应用的智慧资本,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以适应市场的变迁。
【律师事务所知识特点】
通常来说一家商事诉讼专业化律所,相比其他综合性律所,其在业务上较为单一,但知识仍具有如下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即便是一家专业性律所,仍然需要知识管理、或者更需要知识管理。
第一|多且杂
每个律师的知识构成都决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还包括了事实知识、经验知识、技能知识、人际关系知识等等方面。在专业知识上,惟胜道虽仅以商事诉讼为专业方向,但就是这样一个方向,却也包含了诉讼程序法、建设工程、借贷担保、票据纠纷等等的专业法律知识;事实知识例如各家法院地址、电话,各个查询部门地址电话等等;经验包括了生活经验和办案经验,例如在某基层法院立案需要当事人本人当面签字、某部门周五不提供查询等简单经验以及其他对某类案件的办案经验;而技能则是在经验、专业知识上提炼得到的;除此人际关系知识也是律师和律所非常重要的知识,例如对某个客户,其主要业务及产生纠纷的领域在哪里;客户对律师价值的认可度;客户喜欢的服务方式等,都关系到一个律所能否深度挖掘客户的法律服务需求、以及持续占有客户。
一个律所是建立在每个律师之上的,每个律师的知识都包含了上述内容、可想,一个律所层面的知识是多么多且杂。
第二|知识更新快
仅以专业知识为例,其更新不仅仅指法律法规的更新,还包括许多会议、讲话所透露的司法动向、公报案例、指导案例等裁判观点变化,以及通过裁判文书网公布最高人民法院及本地法院裁判文书所反映的裁判思维等。除专业知识更新外,其他事实知识、技能知识、经验知识、人际关系知识等也在时时发生着增加或变化。
第三|隐性知识占多数
隐性知识是指隐藏在人大脑中的知识,例如技能、经验等,甚至当一个事实知识没有显性化的时候,它都是隐性的。就一个专业律师而言,这些经验技能是决定其专业化的大部分因素,但它们却都是与个人有附属性的,隐性的。
第四|传播单一且缓慢
正是由于上述第三点所讲的隐性知识占据了律师的大部分知识内容,才导致了律师这样一个师徒传帮带的传统。而这样的传帮带是需要漫长的时间的
【律所管理的定位】
各家律所对知识管理的定位不同,悟空律所管理系统结合商事诉讼专业化、结合上述知识特点,将知识管理进行了如下定位:
第一|诉讼产品研发
如何去具体的定义诉讼产品?产品不仅要为律所客户服务,律所市场服务,还要为律师服务。因此,以产品功能为基础,才能找好产品的设计角度。具体可见《诉讼产品的两大分类和六个维度》。
但产品并不是设计出来就能切合实际,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应当允许一个产品的局部逐渐推出,也应当允许一个产品在80分、甚至70分的时候推出。只有有了“1”,才能将产品放在实践中去检验并总结升级。必要的时候,我们还会采取由知识管理部亲自体验产品的方法,例如自己运用自己的产品去接待客户、办理案件,而后复盘、升级。
第二|知识体系建设
知识管理从本意来说,是一个知识体系的构建。我们的知识体系建设从来源上,分为外部和内部;而从分类上,分为专业知识、经验技能(含事实)知识、人际关系知识。
知识管理部负责通过多渠道搜集、获取有用信息并进行整理、归类;同时,也要从我们办理的案件中提炼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类化管理。逐渐形成体系、可检索知识库,但这是一个非常庞杂的工程,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积累,从一点一滴做起。
第三|内部培训
内部培训是知识管理很重要的一部分,这是除了运用工具进行知识分享外,一种最直接的隐性知识显性输出的过程。为此我们制订了内部培训制度,除了学习、讨论新出的法律法规以及典型性公报案例,还包括了我们不断升级的诉讼产品、管理流程的培训,以及各种专业技能。
第四|客户增值服务
如何增加商事诉讼客户的粘性,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为此,知识管理部需要针对特定客户研发增值服务产品,例如行业风险分析报告、培训课题研发等。
综上,知识管理定位并不仅仅只是知识的管理层面,而应当运用知识管理去服务律所其他方面,与市场对接、与客户对接,使知识管理部门的价值得到更直接体现和提升。
悟空CRM产品更多介绍:www.5kcr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