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HSE安全生产系统的意义
1、建立整个企业的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在整个企业范围内实现安全、健康、环保管理的基础数据共享,提高安全管控能力。通过改变以前传统的经验型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使安全管理人员及时了解现场安全状况,发现异常可及时处理、上报,为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环境保护管理提升提供依据。
1、业务过程建模与管理流程建立:通过对各管理流程的分析诊断,结合安全工作流程管理技术,以安全生产工作任务为核心进行工作流程设计和管理,确定每一流程的属性和工作程序序列、工作节点名称与属性、工作节点的任务处理时间机制、工作节点与相关的其他流程的工作关系等。
2、安全工作节点、安全工作标准、管理权限定义:确定每个工作节点的职能与权限,定义岗位工作的时间标准,节点的具有权限的操作人员,以及相应节点之间的传承关系,定义工作人员的角色权限、数据权限及操作权限。
3、建立数字化工作平台:在完成管理流程的以上定义后,实际上就形成了数字化工作平台。本系统范畴内所有管理流程(优化流程和待优化流程),都将依据工作时限规定,执行工作节点之间转换的时间条件,利用工作流程管理系统中的任务引擎,根据已经定义的管理流程和管理职责,形成系统的工作任务列表,并根据工作人员的权限定义,生成工作人员的待办任务,并自动将待办任务推到工作人员的桌面,或通过各类通信手段通知待办任务主体,实现工作任务的准时下达。
4、通过管理流程分析,支持流程重组和再造,为企业管理流程持续优化提供技术途径:系统将监控每一个工作节点的任务完成进度和情况,并通过工作日志库,对节点工作人员的工作计划完成率和工作效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管理流程中不合理的环节,对管理的业务过程进行优化和持续优化,而且所建立的业务过程模型本身就是企业非常重要的知识库和规则库,可以成为指导企业进行安全管理流程优化、持续改进管理的基础。
二、HSE安全生产系统的目标价值
成熟性与稳定性:系统采用模块化、构件化设计,支撑基础软件产品经过多年的市场检验和用户验证,在国内EAM领域具有成熟度高、技术领先、运行稳定的特点。
可扩展性:体系结构设计能够适应将来新业务的发展,在满足现有应用项目的需求基础上,系统应当有充分的可扩展性。项目系统采用B/S结构体系和具有跨平台特性的JAVA技术实现应用功能,所提供的工作流程管理平台、报表定义工具、数据表生成器等,将能很好地支持系统的应用扩展,包括支持用户自主进行二次开发和系统维护。
安全性:采用国际上成熟的安全技术,防范国际互联网上的非法用户的侵入,有效保护合法用户不宜公开的数据。除了这些要求外,可采用128位加密技术保障数据的安全性,还可对用户指定的机密级数据提供特定的加密。
标准性和开放性:严格遵守国际标准,在还没有形成标准的新领域内也积极倡导标准的形成。从网络协议到操作系统,全部遵循通用的国际或行业标准,确保软件产品使用的合法性。
低维护成本:系统提供了应用扩展和企业自行维护的技术工具,如工作流程管理工具、报表设计与定义工具、业务表单设计工具等。可支持用户低成本地实现系统的自维护与业务功能的用户自行扩展,降低运行和管理、维护成本。
应用系统可在缓步能源的《HSE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开发平台产品基础上,根据实际的管理要求进行个性化配置与实施建立。
本系统的基础开发软件平台研发的《HSE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系列产品,已经经过多年的市场检验,在国内EAM领域具有成熟度高、管理思想先进、技术领先、管理体系完整的优势。提供优秀的人力资源配置和技术资源配置方案,在强大的设计工具、开发工具、版本控制工具的支持下,严格按照质量管理计划、软件配置计划、测试计划、项目实施计划和服务计划,保证项目实施全过程的受控管理,并与用户方密切合作,为使用单位的项目组成员提供必要的业务培训核技术培训,建立联合服务的技术服务方式,为项目的成功实施、达到设计性能提供有力保障。
建立以安全生产管理组织结构和职责、包括安全目标与计划、安全生产投入、法律法规和安全制度、安全文化(安全标识、教育培训、安全知识库)、风险管理(危险源识别、危险源监控、隐患排查治理)、设备设施安全、作业安全、危险品管理、应急救援、职业健康管理、事故管理、环境保护( 环境监测、环境保护装置)、绩效评定和改进等安全生产管理业务体系。
决策层,通过该系统可了解企业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环境保护现状比如目标指标查看、设备运行状况统计、隐患排查治理统计、事故事件的处理和统计等。
业务层,是该系统的核心,以安全管理者为核心全员参与,业务功能以安全生产标准化为基础,包括安全目标与计划、组织结构和职责、安全生产投入、法律法规和安全制度、教育培训、生产设备设施、作业安全、应急救援、隐患排查与治理、重大危险源、职业健康、事故管理、 环境保护、演习管理、绩效评定和改进等。
对业务体系内容进行分析,构建特色应用组件功能:包括配置企业安全管理业务工作流程,图形化工作指引,建立安全知识库、支持移动设备使用等。
采用优秀的开发平台,使企业技术人员轻松维护业务需求变化,提供的开发工具包括:数据建模工具、流程管理工具、功能开发工具、报表设计工具等。
系统设计原则
根据企业的的现状、需求和未来的发展规划,以及相关项目的实施经验,对该项目的系统总体建设遵循以下原则:
1、实用性原则
项目建设要结合企业设备管理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需求,结合国内外先进的设备管理思想,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设备管理的实际需要,把满足用户业务管理作为第一要素进行考虑。
2、先进性原则
要运用国内外先进的设备管理理念和思想,采用先进成熟的软件开发技术,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领先的、适应性强的软件产品,不仅满足用户当前管理实际的需要,同时,最大限度地适应未来业务发展和技术发展的变化和适应在各级公司与部门范围内的推广。
3、标准通用化设计原则
由于管理体系的调整和变更是不可避免的,系统所管理的对象和内容不可能一成不变,需要进行通用化设计,系统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可以满足管理调整的现实要求。
4、注重基础数据规范化的原则
本系统涉及多个部门、大量的基础数据和技术数据的归集、整理和分析工作,基础数据的规范性要求极高,无论是外部系统导入还是不同岗位的手工录入,必须保证所有基础数据规则、约束条件、数据应用方式保持一致。
5、数据高度集成和应用的原则
作为专业的设备管理系统,必然存在多处利用和数据共享的需求,所以要能满足系统数据对外可应用性。
6、流程化业务数据管理的原则
系统能根据不同的权限和管理内容,对不同数据的数据维护、数据审核、数据整理运行和数据分析利用方面进行必要的流程化设计,以满足管理规范化的物资事务流转和数据利用。
7、系统可维护扩充性原则
集中应用服务器多层结构的模式,满足系统功能可维护和可扩充的要求,适应用户范围内设备资产管理不断优化和调整的要求,同时也要适用将本系统推广到股份公司和集团公司范围内其他兄弟单位的要求。
悟空CRM产品更多介绍:www.5kcrm.com